天青色的女子

【天青色的女子】作者:黎荔
天青色的女子
花蕾敲击着四月, 蕙风纠缠着枝条, 天青在潋滟水波中, 渐渐瓦解 。
什么是天青色?天圆地方, 天青地黄 。 天青是指滂沱大雨后天空放晴的颜色, 即天蓝色 。
青出于蓝胜于蓝, 天青色是一种最清澈的蓝 。 天青是万里无云、一碧如洗 。 是王羲之在《兰亭集序》中曾写下的传世佳句:“是日也, 天朗气清, 惠风和畅, 仰观宇宙之大, 俯察品类之盛” 。 “天朗气清”, 意为天色明朗, 大气清和, 这种“江天一色无纤尘”的天色, 即为天青色 。 天空无尘, 可极目远眺, 远山历历, 天高地迥, 那种放晴而纯净的天色 。
在古瓷中最有名的天青釉色瓷, 相传烧自五代十国后周世宗的柴窑 。 据说当时世宗下属请示该烧制什么样的瓷器时, 柴荣(世宗名)批道:“雨过天青云破处, 者般颜色做将来” 。 他要的不是简单的天青色, 他要的是大雨过后, 云彩裂开, 缝隙里的那种天青色 。 那是粉粉嫩嫩的青, 不是那种非常耀眼的蓝色 。 工匠如果想要烧制的话, 他得先耐心地观察天气变化 。 他可能得等一个大雨天, 雨可能要下很久, 才能等到雨过天青, 然后看到云破之处, 一抹澄蓝 。 也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与努力, 最后工匠烧成的器物“青如天, 明如镜, 薄如纸, 声如磐”, 而且“(釉色)滋润细腻” 。 可惜柴窑传世之作稀有, 到明代已经很少见 。 据说当时只是柴窑的碎片就可以和黄金与翠玉等价, 所以后人又有“柴窑片瓦值千金”的赞誉 。 至于烧制自当时柴窑的雨过天釉色瓷器, 今人就只能凭古书中的文字记录揣摩其成色了 。
天青色的女子
宋代的五大名窑中的汝窑, 在北宋后期元祜至崇宁间20多年中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, 胎体细腻坚致, 体有厚薄 。 釉为天青色, 汁水莹泽, 厚若堆脂, 以淡青为主, 近似传说中的柴窑“雨过天青云破处”之色 。 淡青色的外表是汝窑高贵身份的独特标志, 这种淡雅的色彩和洗练的造型, 代表了一个瓷器高峰时代的美学追求, 清雅而不失华美、简约而不失厚重 。 宋代五大名瓷中, 就数汝窑的传世数量最少, 全世界不足百件, 其中只有二十件在北京故宫 。
在我们今天这个雾霾时代, 天青就像传世的柴窑汝窑瓷器一样珍贵 。 天青色在传统中国亦代表光明磊落的颜色 。 在明末隐士洪自诚的《菜根谭》中这样写道:“君子之心事, 天青白日, 不可使人不知”, 即是以洁净的天色作为比喻君子做人坦荡光明 。 而以守法清廉著称的北宋官吏包拯, 身后在民间就被誉为包青天, 意即操守德行明洁若蓝天 。
在我今夜写这篇关于“天青色”的小文时, 我才突然发现, 读懂了多年前读过的一首诗, 大诗人戴望舒的《我的恋人》:
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,
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,
她是羞涩的, 有着桃色的脸,
桃色的嘴唇, 和一颗天青色的心 。
她有黑色的大眼睛,
那不敢凝看我的黑色的大眼睛----
不是不敢, 那是因为她是羞涩的,
而当我依在她胸头的时候,
你可以说她的眼睛是变换了颜色,
天青的颜色, 她的心的颜色 。
天青色的女子
那是怎样一个女子?“天青的颜色, 她的心的颜色 。 ”“桃色的嘴唇, 和一颗天青色的心 。 ”这首诗写于1928年, 诗人时年23岁, 寄居在上海施蛰存处, 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 。 此诗收入1929年4月1日出版的诗人自编的第一本诗集《我底记忆》, 诗集扉页印有AJeanne(给绛年)几个法文字 。 戴望舒以献辞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白方式, 把自己对施绛年的感情公开, 也把自己痛苦的灵魂呈现出来 。 不过, 诗人这些剖白, 施绛年并没有相应的回馈 。 日日看天青, 奈何天高远 。 虽然施绛年曾因哥哥施蛰存的情面, 以及戴望舒欲以身殉情, 不得不勉强与戴望舒订婚, 然而, 最后她终于还是选择了自我, 选择了她的感情, 成为走出了“雨巷”、像梦一般飘过的背影 。 挥一挥衣袖, 不带走一片烟雨 。 云破处, 雨过天青色, 本来就是“她的心的颜色” 。 因其高不可及, 才成为了一个苦恋诗人永远的眺望 。

推荐阅读